毛毛虫一般指隐翅虫,其毒液多为酸性,毒毛有毒腺,当接触到皮肤或黏膜时,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瘙痒、疼痛、丘疹等症状。
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毒液接触皮肤或黏膜,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发于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患者接触毒液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点状、条索状红肿、丘疹、水疱等,同时伴有瘙痒、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局部症状比较轻微,通常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局部,能够缓解症状。如果患者局部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糜烂、溃疡等症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去蚊虫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