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Rh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Rh溶血病是指母亲为Rh阴性,而父亲为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后会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时,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Rh溶血病的病理机制是由于母体对胎儿红细胞上的Rh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当孕妇初次怀孕时,如果胎儿的红细胞含有Rh抗原,如D抗原,则母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孕妇再次怀孕并携带具有相同抗原的胎儿时,母体的抗体就会穿过胎盘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Rh溶血病的症状可能包括黄疸(皮肤和眼白变黄)、贫血(疲劳、呼吸困难)、肝脾肿大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甚至死亡。
诊断Rh溶血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检测母体和胎儿的血型、测定母体的抗体水平、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等。有时还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治疗Rh溶血病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已经确诊。轻度病例可以通过监测和观察来管理,严重的溶血则可能需要输注洗涤过的红细胞、光疗或其他医疗干预措施。对于高危孕妇,预防性注射Rh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胎儿受损的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孕期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自身为Rh阴性的孕妇。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避免接触已知的致敏物质,有助于降低发生Rh溶血病的风险。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