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克氏针内固定术是怎么回事

崔尚斌 脊柱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克氏针内固定术通常是骨折时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发热、休克等症状。

1、作用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内固定材料,可以起到固定骨折的作用。当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时,会使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治疗。

2、使用目的

克氏针可以用于治疗粉碎性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关节损伤等。

3、使用场景

克氏针主要用于手足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锁骨骨折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部位的骨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氏针进行治疗。

4、注意事项

患者在使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治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伤口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如果患者在恢复期间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可能是出现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并发症

如果患者在使用克氏针治疗时,没有注意无菌操作,可能会导致克氏针在体内断裂,从而引起局部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内固定材料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66
2023-08-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