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黄疸中医怎么治疗

任培华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黄疸中医治疗可采取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措施。
1.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可通过饮食调理如绿豆汤、薏米红豆粥等。也可使用中药方剂茵陈蒿汤。此方法通过清除体内湿热来降低胆红素水平,从而缓解黄疸症状。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薏米则有利尿消肿的效果。适用于因湿热内蕴引起的黄疸,特别是由于消化系统感染导致的黄疸。
2.疏肝解郁
疏肝解郁可采用针灸疗法,如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的刺激。同时配合服用柴胡疏肝散。此法旨在调节肝脏功能,减轻压力和情绪因素对肝脏的影响,进而改善黄疸。针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而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有疏肝理气的功效。适用于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致的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3.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桃仁承气汤。活血化瘀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推拿按摩能够直接作用于局部,而桃仁承气汤则能从内部改善血液循环。适用于因血液淤滞引起的黄疸,例如产后出血性黄疸。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药物剂量和安全性。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休息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辅助治疗并预防黄疸的发生。
2024-08-26 浏览1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