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可能是饥饿、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化疗后、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饥饿
饥饿状态下机体优先消耗储存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此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可能会减少,包括嗜酸性粒细胞。通过补充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牛肉干等可以改善饥饿状态,进而提高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血容量不足,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对营养不良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例如适当食用鸡蛋、牛奶、瘦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
3.恶性肿瘤化疗后
恶性肿瘤化疗后由于骨髓抑制作用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对于化疗后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鲨肝醇片、地榆升白片等。
4.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抑制免疫应答,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和活化,因此可能导致其数值偏低。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可能表明机体处于非特异性炎症状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进新陈代谢,使白细胞破坏加速,其中也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甲亢患者可通过放射碘-131治疗来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破坏,缓解症状。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但需谨慎选择适应证并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建议定期监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必要时,可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血常规检查等进一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66
2025-01-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