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以通过观察皮肤、舌苔、临床表现等方面辨别寒湿和湿热,同时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一、寒湿:
1、发病史:寒湿体质的患者通常在冬季或者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到外界寒湿刺激导致疾病发作。寒湿体质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经常进食生冷的食物,以免导致疾病加重。
2、发病部位:寒湿体质的患者发病时,可发生在腰部、膝关节、手肘等部位。湿热体质的患者发病时,可发生在面部、耳部、小阴唇等部位。
3、症状:寒湿体质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出现咳嗽、痰多、舌苔厚腻等症状。湿热体质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大便黏腻、排便不爽、面色发油、皮肤瘙痒等症状。
二、湿热:
1、发病原因:湿热通常是由于外部湿热、饮食不当,进食了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湿热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弱,身体失调,进而引起了湿热的现象。
2、临床表现:湿热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苦、头身困重、大便溏薄、小便灼热、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状。寒湿患者通常会出现大便稀溏、胃脘胀满、小便清长、舌苔白腻等症状。
3、治疗方式:湿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清热利胆颗粒、茵栀黄颗粒等。寒湿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以后,患者应及时到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完善望、闻、问、切四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