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频
女性患有细菌性尿道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进而出现尿频的症状。尿频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白天或夜间均会出现频繁排尿的情况。
2.尿急
当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后,在局部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会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其敏感性增加。此时膀胱受到轻微刺激就会诱发强烈的排尿欲望,即尿急。尿急通常伴随有难以控制的排尿冲动,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多次排尿。
3.尿痛
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会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当尿液经过受损的黏膜时会引起疼痛感。尿痛常表现为排尿时尿道口灼热、刺痛或刀割样感觉,有时可伴有尿道口红肿。
4.下腹不适
细菌性尿道炎是由致病菌感染所引发的一种尿路感染性疾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腹部坠胀以及疼痛等不适症状。下腹不适多为持续性疼痛,也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还可能伴有腰酸背痛的感觉。
5.阴道分泌物异常
细菌性尿道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上行蔓延至生殖系统,可能导致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引起阴道分泌物颜色改变、质地变化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异常通常包括白带量增多、颜色改变(如黄色或绿色)、质地变厚或呈块状等情况。
针对女性细菌性尿道炎,可以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致病菌类型。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遵医嘱使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经期和性生活后要及时清洗外阴部,同时还要勤换洗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