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位引流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采用头低足高位,利用重力促进分泌物排出。此方法有助于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少呼吸困难,对昏迷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2.吸痰
使用吸引器连接于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处,负压下抽吸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吸痰可降低呼吸道阻力,提高氧合,防止因分泌物积聚引起窒息风险。
3.气管插管
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在麻醉条件下置入至预定深度并固定;插入后应立即听诊确认位置正确性。气管插管能够保持上呼吸道开放,提供稳定通气支持,并便于分泌物管理。
4.正压通气
使用专用设备给予一定压力的空气流入患者肺部,维持其正常呼吸功能。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缺氧状态,并有助于排除二氧化碳潴留现象。
5.经皮气管切开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使用针式刀具穿过颈部皮肤进入气管壁,建立一个持续开口以便于管理。该手术旨在长期保障气道安全,减轻因吞咽障碍导致反复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发生概率。
在处理昏迷患者的呼吸道不通畅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在进行上述操作前后。同时,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褥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