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包括髋骨、坐骨、耻骨、坐骨支、股骨、胫骨等。下肢骨是指人体骨骼的一种,是支撑人体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下肢骨是人体的支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骨、骨间膜、肌肉、肌腱等组成。
1、髋骨
髋骨是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部分组成的,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支撑躯干的作用,还可以保护盆腔内的脏器。
2、坐骨
坐骨是组成骨盆的后上部分,坐骨的后上方有一个大孔,称为坐骨切迹,与髋骨相连,构成骨盆的后侧壁,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耻骨
耻骨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体及上、下两支。体构成髋臼前下部,两侧与股骨髋臼关节面相连,上端与骶骨尾骨相连,下端与坐骨体相连。
4、坐骨支
坐骨支是由坐骨的内侧支和外侧支组成,是组成骨盆的后上部分,也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
5、股骨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长骨,是大腿骨,分为一体两端。上端有圆形的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下端有股骨粗隆。股骨的上端与胫骨平台相关节,下端与髌骨相关节,是重要的负重骨。
6、胫骨
胫骨是小腿骨之一,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从内踝的内侧面出发,在胫骨平台的后下方有内侧韧带通过,外侧韧带从外踝的外侧面出发,在腓骨头的下方有外侧韧带通过,胫骨的主要作用是承载身体的重量以及传递身体的力量。
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