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质血症期是什么意思

赵英帅 主治医师 三甲
河南省人民医院 普内科

氮质血症是指血液中尿素氮或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当肾脏受到损伤时,其过滤能力下降,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氮和肌酐。这些废物会积聚在血液中,导致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氮质血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如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此外,尿常规检查也是必要的,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针对氮质血症,主要治疗方法是保护肾脏功能并控制原发病。对于急性肾衰竭引起的氮质血症,通常采用透析疗法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而对于慢性肾衰竭,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
氮质血症期的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废物排泄,但需注意不要过量饮水,以免引起水中毒。

2024-09-06 14:27 举报
积聚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中医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就诊准备:
并发疾病: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贵阳不孕不育医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昆明曙光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 武汉皮肤科医院 长沙性病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 上海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