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核磁一般指的是脑部核磁共振检查。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一般在检查结束后1-2小时出报告,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进行扫描的检查方式,对脑部进行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脑部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的形态,可以用于检查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疾病。
1、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如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也可引起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脑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量,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量小于10ml,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果出血量大于30ml,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如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也可引起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脑梗死的部位以及范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脑梗死的部位以及范围较小,可以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梗死的范围较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脑萎缩
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表现,指脑体积缩小,脑沟增深增宽的一种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状。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脑萎缩的部位以及范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患者脑萎缩的范围较小,可以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脑萎缩的范围较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垂体瘤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症状。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颅内肿瘤的部位以及范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是良性肿瘤,且肿瘤体积较小,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如果是恶性肿瘤,且肿瘤体积较大,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5、脑部炎症
脑部炎症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脑部炎症的部位以及范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有利于明确病因,从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