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是检查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最全检查有六项,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
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L,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急性中毒、血液病、急性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如果白细胞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病、药物因素等原因导致的。
2、红细胞
红细胞的正常值为(3.5-5.0)×10^12/L,如果红细胞升高,可能是慢性缺氧、肺气肿、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的。如果红细胞降低,可能是各种贫血导致的。
3、血小板
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升高,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原因导致的。如果血小板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性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4、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体积是指血小板的大小,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血小板体积增大,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等。如果血小板体积减小,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部分巨幼细胞贫血等。
5、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离散度,正常参考值为15%-17%。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常提示有大面积的或者小面积的血小板体积变异,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血小板无力症、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分布宽度减低,常提示有大面积的血小板体积变异,主要见于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