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发因素有下列几类:
1)心排血量骤减:如出血、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
2)心肌氧需量骤增:如重体力负荷、情绪激动、用力大便或血压剧升等,均可促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3)冠
李建飞
2022-09-14 14:31
共1个回答
根据梗死灶占心室壁的厚度将MI分为两型:
①区域性MI,亦称透壁性MI,累及心室壁全层,梗死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梗死面积大小不一,多在2.5~10cm2之间。该型梗死远比心内膜下梗死常
吴建群
2010-11-11 19:26
共1个回答
你好,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局部心肌由于相关动脉血供中断而发生缺血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两种。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已经治愈,心电图检查有病理性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
周泠淇
2022-09-05 10:16
共1个回答
心肌梗死可能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栓塞、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肥厚型心肌病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
任正新
2024-03-11 02:47
共2个回答
心肌梗死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病因及8个前兆的说法,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食不当、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1、过度劳累如果患者长期过度劳累,可能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从而诱发急性心肌
任正新
2021-09-06 00:35
共1个回答
心肌梗死患者在未发病时,通常无法确定病因,因为该疾病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心肌梗死的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但在未发病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此时进行常规检查可能难以发
周彬
2024-05-24 16:45
共1个回答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表现形式。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此时由于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心肌细胞的需求,从而导致心肌细胞死亡,进而引发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
郝宝顺
2024-05-24 16:45
共1个回答
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心脏结构改变的一种表现,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缺血、坏死,未完全坏死的心肌组织代偿性增生形成的。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室壁瘤的形成是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局部心肌坏死,未完全坏
周彬
2024-05-24 16:45
共1个回答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增加下壁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并非所有下壁心肌梗死都由高血压直接引起。
下壁心肌梗死是指心脏下壁区域的心肌组织因缺血导致坏死。高血压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心肌供血不足
王俊
2024-06-05 10:49
共1个回答
发生心肌梗死的直接病因可能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痉挛、高血压等引起的。
1.冠状动脉阻塞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当冠状动脉被血栓或其物质完全堵塞时,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程敏
2024-09-02 10:34
共1个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