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按摩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按摩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进而达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如果要进行中医按摩,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按摩师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1.舒缓肌肉紧张
通过按揉、推拿等手法作用于经络和腧穴,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可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因长期压力或不良姿势引起的肌肉酸痛。
2.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使气血畅通,从而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肢体麻木、手脚冰凉等症状,对于外感风寒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缓解疼痛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按摩能促进气血流通,消除淤积,进而缓解疼痛。对于因寒湿侵袭、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
4.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按摩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建议睡前进行轻柔的全身按摩,特别是足底反射区,以助眠入眠。
5.增强免疫力
中医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增加按摩频率和时间,如每周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有效提升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中医按摩时,应确保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在饥饿、过度疲劳或酗酒后立即进行。此外,若存在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则不适宜进行中医按摩。
66
2024-01-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