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水肿的辨证和治疗方药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水肿的辨证需首先区分其性质,如阴水和阳水。治疗方药中,常用方剂包括五苓散(由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桂枝组成)等。由于水肿症状可能有多种原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水肿、尿少等症状有缓解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2.白术
白术可补脾胃之气,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水肿。凡气滞湿阻,食积不化,心腹胀闷等忌服。
3.泽泻
泽泻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该药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肾虚多尿及孕妇忌服。
4.猪苓
猪苓主治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病症。该药有利水渗湿功效。凡属肾虚精滑者不宜使用。
5.桂枝
桂枝主治风寒表实证,兼治痰饮咳喘、胸满短气。该药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凡里热炽盛,津液枯涸,内火燔灼,阴虚阳亢,肝阳上亢,阴虚阳浮,吐血,以及各种出血症忌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患者在治疗水肿时,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腌菜、腊肉等,以免加重水肿症状。
66
2024-04-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