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下肢水肿的中医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下肢水肿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穴位针灸、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推拿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穴位针灸
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进行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缓解水肿。上述穴位针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液回流不畅,从而减轻下肢水肿。
2.中药外敷
将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材如茯苓、白术等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受影响区域。此方法可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水分代谢,有助于消除下肢浮肿。
3.穴位贴敷
选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将特制的药膏贴于相应位置并按压数分钟以帮助其更好地吸收。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入体内发挥作用,能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作用,从而辅助缓解因气滞血瘀所致之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状。
4.穴位推拿
患者平卧位,医者位于患侧,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委中穴处,其余四指附着于小腿后部固定骨面,做环旋揉动30-50次。通过对穴位的按摩,可以使肌肉放松,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进而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
此外,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风险。饮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以免加重水肿。
66
2024-01-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