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起夜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肾虚、膀胱气化失常、脾肾阳虚、心肾不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在睡前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尿液生成量增多,从而出现起夜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2、肾虚
肾虚主要是由于工作劳累、房事过多等因素引起的,肾虚会导致肾脏的固摄功能减弱,使膀胱无法正常收缩,从而出现晚上起夜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发凉、畏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膀胱气化失常
膀胱气化失常主要是由于外感热邪、情志内伤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会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出现晚上起夜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小便频数、尿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热淋清颗粒、八正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久病不愈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脾肾阳气不足,导致膀胱无法正常运化水液,从而出现晚上起夜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四肢发凉、怕冷、小便清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主要是由于劳心费力、久病亏损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心肾不交会导致肾阴不足,使肾阴不能制约心阳,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晚上起夜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心烦、失眠、健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