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治疗类风湿的方子包括补肾健脾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地黄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患者可采取这些方剂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补肾健脾汤
补肾健脾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山茱萸肉、巴戟天、杜仲、当归、川芎组成,水煎服。此方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适用于因气血两虚所致的类风湿病。方中的人参、白术、茯苓合用能健脾胃、益肺气;熟地黄、山茱萸肉则能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当归、川芎能活血调经、补血养颜。
2.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麻黄、石膏、杏仁、滑石、知母组成,加水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解表清里、祛风除湿的作用,对于缓解类风湿引起的发热、汗出不畅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桂枝、芍药能够调和营卫,解除表里之邪;麻黄、杏仁有宣肺解表作用;石膏、知母则能清热泻火。
3.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由防己、生地黄、炒白术、泽泻、茯苓、桂枝、丹皮、阿胶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祛风湿、利小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兼风湿证。方中防己通调三焦水道而治水肿;生地黄滋阴清热;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阿胶泄浊降脂;丹皮凉血活血;桂枝温阳化气。
4.乌头汤
乌头汤由蜀椒、制附子、干姜、蜜组成,共煮至附子表面呈黑润色时去渣取汁,兑入蜂蜜适量,再稍加热即可。本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主治寒凝血滞之痹证。方中附子为君药,大辛大热,祛风寒湿邪,且善暖肝肾而壮元阳;蜀椒、干姜均为佐药,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以防其伤阴劫液;蜜糖调和诸药,且护胃。
5.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茯苓、肉桂心、赤芍、当归、川芎、人参、甘草、干地黄、炮附子、芍药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主治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痹阻于肌肉、经络、关节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痹病。方中独活辛苦微温,既能祛风湿,又能止痛,是治疗风寒湿痹的要药;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腰膝;细辛祛风止痛;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不适。
1.补肾健脾汤
补肾健脾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山茱萸肉、巴戟天、杜仲、当归、川芎组成,水煎服。此方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适用于因气血两虚所致的类风湿病。方中的人参、白术、茯苓合用能健脾胃、益肺气;熟地黄、山茱萸肉则能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当归、川芎能活血调经、补血养颜。
2.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麻黄、石膏、杏仁、滑石、知母组成,加水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解表清里、祛风除湿的作用,对于缓解类风湿引起的发热、汗出不畅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桂枝、芍药能够调和营卫,解除表里之邪;麻黄、杏仁有宣肺解表作用;石膏、知母则能清热泻火。
3.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由防己、生地黄、炒白术、泽泻、茯苓、桂枝、丹皮、阿胶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祛风湿、利小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兼风湿证。方中防己通调三焦水道而治水肿;生地黄滋阴清热;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阿胶泄浊降脂;丹皮凉血活血;桂枝温阳化气。
4.乌头汤
乌头汤由蜀椒、制附子、干姜、蜜组成,共煮至附子表面呈黑润色时去渣取汁,兑入蜂蜜适量,再稍加热即可。本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主治寒凝血滞之痹证。方中附子为君药,大辛大热,祛风寒湿邪,且善暖肝肾而壮元阳;蜀椒、干姜均为佐药,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以防其伤阴劫液;蜜糖调和诸药,且护胃。
5.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茯苓、肉桂心、赤芍、当归、川芎、人参、甘草、干地黄、炮附子、芍药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主治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痹阻于肌肉、经络、关节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痹病。方中独活辛苦微温,既能祛风湿,又能止痛,是治疗风寒湿痹的要药;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腰膝;细辛祛风止痛;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