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疗血小板减少的三大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疗血小板减少可能源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化疗药物副作用、感染等,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由于化疗药物对快速增殖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包括肿瘤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血小板生成。因此,在化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2.化疗药物副作用
某些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可直接损伤巨核细胞,使其无法正常分裂增殖,进而影响血小板生成。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注射液进行治疗。该药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巨核祖细胞,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并释放血小板。
3.感染
如果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此时身体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会消耗一定量的血小板参与对抗病原体,从而引起血小板数量下降。针对化疗后出现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可考虑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血象,以监测血小板的变化;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外伤,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