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DIC的区别一般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发病原因与免疫因素有关。DIC是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原因与感染、免疫、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
2、症状不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DIC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少尿、无尿、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药物进行治疗。DIC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血浆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轻,一般预后比较好,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DIC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轻,通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出血、休克等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5、好发人群不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发于儿童、青少年,而DIC好发于老年人。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受伤,以免引起出血不止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