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通常出现在午后或夜间,可能伴有出汗和热度较高的特点。
2.头痛
由于感染布氏杆菌后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此时可能会释放出内源性致痛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导致疼痛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而引发头痛。头痛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以清晨最为常见,常呈搏动性痛,有时可伴恶心呕吐。
3.乏力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当细菌进入体内时,身体为对抗入侵者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与病原体作战的同时也会消耗掉身体的能量储备,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和无力。乏力感往往较轻重不一,但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无明显缓解。
4.关节肿痛
布氏杆菌通过血液传播扩散到全身各处,包括关节组织。这种细菌能够直接侵犯关节滑膜和软骨面,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引发关节肿痛的症状。关节肿痛多见于大关节如肩、膝、腕等,但也有可能波及其他小关节,疼痛一般为持续性,有时还伴随皮肤红热。
5.睾丸肿胀
布氏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生殖器官,使睾丸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睾丸肿胀。睾丸肿胀通常为单侧发生,也可累及双侧,还可伴有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以及特定的布氏杆菌检测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在确诊或疑似感染期间,应避免接触家畜及其排泄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