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病毒下降但转氨酶却升高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后,病毒下降但转氨酶却升高,可采取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通过口服给药,通常为每日一次,剂量依医嘱而定。主要作用于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恩替卡韦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从而阻断病毒DNA的合成,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2.替比夫定
替比夫定一般也需口服,每天固定时间服用。此药物能有效抑制HBV DNA 复制,改善肝脏功能。因为替比夫定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对于乙肝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3.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拉米夫定可逆性地与HBV多聚酶的三磷酸盐复合物相结合,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4.阿德福韦酯
阿德福韦酯应遵循医嘱规定的时间及剂量进行口服。其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抑制逆转录酶,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阿德福韦酯对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病毒载量,促进肝功能恢复。
5.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具体用药频率和剂量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定。促肝细胞生长素能够刺激受损肝细胞再生,加速修复过程,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改善肝脏功能。
在进行急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此外,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或病情变化。
66
2024-03-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