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内膜炎症,这些病原体在心内膜处繁殖时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阶段,且常呈不规则热型。
2.心脏杂音
由于瓣膜上的赘生物或瓣膜本身受到损害,血液流经受损的心脏瓣膜时会产生异常的声音,形成心脏杂音。心脏杂音通常在病变的心瓣膜区域听到,可能随着病情进展而发生变化。
3.血尿
当感染沿着受损的心脏瓣膜扩散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时,可能会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血尿的症状。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深红或带血丝,严重程度可因个体差异而异。
4.脾肿大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之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脾脏因为充血、水肿等原因发生肿大。脾肿大的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及到一个柔软、光滑但硬度较高的肿块。
5.动脉栓塞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心脏内的菌栓或瓣膜上的血栓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如大脑、四肢等,堵塞相应的血管,引发栓塞。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缺血或梗死,具体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及其供应的组织。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等相关检查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侵入操作,预防感染,确保充足的休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支持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