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危害不同、并发症不同等。
1、病因不同
普通高度近视通常是指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病理性近视通常是指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
2、症状不同
普通高度近视患者通常会出现视物模糊、视疲劳、眼球改变、眼底损害等症状。病理性近视患者通常会出现视物变形、视物遮挡、视野缺损等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普通高度近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病理性近视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后巩膜加固术、玻璃体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4、危害不同
病理性近视通常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失明。
5、并发症不同
普通高度近视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持续性增长,引起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病理性近视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眼部并发症,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引起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