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白内障手术后晶体偏位的症状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白内障手术后晶体偏位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屈光变化、眩光、单眼复视和视野缺损,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尽快就医。
1.视力模糊
白内障手术后晶体偏位时,晶状体位置改变导致光学焦点异常,使外界物体不能准确地成像在视网膜上。主要发生在双眼中央视觉区,可能伴有对比敏感度下降和夜间视力受损。
2.屈光变化
由于晶体移位影响光线折射,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等。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晶体偏位的程度发生变化时,可能伴随眼部疲劳感。
3.眩光
当晶状体位置发生偏移时,会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分布不均,从而引发眩光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白天,在强光照射下尤为明显,可导致患者看不清物体。
4.单眼复视
晶体偏位会影响眼球的正常解剖位置,进而干扰正常的视觉信息整合过程,产生重影的现象。复视通常表现为看到同一物体时出现两个或多个影像,常见于晶体偏位严重的患者。
5.视野缺损
晶状体移位会使得部分视野区域无法接受足够的光线投射,从而形成视野盲点或缺损。视野缺损可能集中在下方或周边区域,取决于晶体偏斜的方向和程度。
针对白内障术后晶体偏位引起的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眼科超声生物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视力检查。治疗措施包括调整眼镜度数或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必要时需考虑再次植入人工晶状体。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晶状体移位的风险,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66
2024-02-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