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口灼热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这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口出现灼热感。尿道口是尿液排出的通道,当存在炎症时会导致局部敏感度增加,从而引发上述不适症状。
2.尿道分泌物增多
由于致病菌侵袭尿道黏膜,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坏死脱落,导致尿道内分泌物增多。尿道内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呈拉丝样改变,有时还会伴有异味。
3.尿频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受到致病菌反复刺激后,会导致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增强,进而诱发尿频的现象发生。尿频通常是指排尿次数明显超过正常水平,且伴随有尿量减少的情况。
4.尿急
尿道受到炎症因子刺激,会导致神经反射亢进,使膀胱逼尿肌频繁收缩,此时就会出现尿急的现象。尿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伴有尿失禁。
5.排尿困难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尿路梗阻,此时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患者可能感受到排尿时尿流变细、无力或者需要用力憋气才能将尿液排出来。
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可以进行细菌培养、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以确定致病菌类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酒,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