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和骨质增生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疾病,多考虑是长时间走路、跑步等原因造成的,但也不排除是长时间站立、肥胖等原因引起的。而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可能与重体力劳动、创伤、体重过大、运动量过大、营养不良等原因有关。
2、症状表现不同
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而骨质增生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麻木、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微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治疗。骨质增生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超短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治疗。
4、注意事项不同
足底筋膜炎患者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长时间走路,也不要长时间站立。骨质增生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骨质增生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
5、预后不同
足底筋膜炎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而骨质增生患者如果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但要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