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误刺
若操作者经验不足或对穴位定位不准确,可能导致穴位误刺,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皮下淤血、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肌肉萎缩。
2.气血逆乱
如果针灸手法不当,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紊乱,使气血逆乱于经络之中,不能正常地循行于脉道而溢出脉外。可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昏迷的情况。
3.感染传播
由于针灸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器具进行操作,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皮肤微小伤口处细菌滋生和扩散,从而引发感染。易导致发热、红肿、化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4.过度刺激
长时间或者频繁进行针灸,会使人体受到持续性的刺激,进而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利于身心健康。
5.二次损伤
若针灸部位存在软组织损伤或其他病变,在针灸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引起新的损伤。可加剧疼痛、肿胀等不适感,延长康复时间。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在接受针灸后的反应,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同时,应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以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