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心血不足的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心血不足可能是由情志内伤、饮食不当、年老体衰、久病不愈、劳逸过度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情志内伤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心脏气血运行,出现心血不足的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柴胡、枳壳等中药进行调理。
2.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如过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受阻,从而引起心血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症状。例如适当食用温补类食材如大枣、龙眼肉等。
3.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心脏的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心血不足。对于年老体衰引起的症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和药物干预来缓解。比如遵医嘱服用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改善病情。
4.久病不愈
久病不愈会引起气血消耗过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其中就包括心脏,使心脏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从而引起心血不足。此时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使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如十全大补丸、八珍颗粒等。
5.劳逸过度
劳逸过度是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剧烈运动,导致体力消耗过大,气血耗损,从而引起心血不足。对此,患者可以采取适度休息的方式进行缓解。建议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辅助调理,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若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