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并发症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可能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管痉挛、支架移位或内膜撕裂、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瘤形成,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1.穿刺部位出血
由于病变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出现狭窄或者堵塞。此时为了建立通路,在介入手术中需要从下肢远端进行穿刺,以减少心脏负担和风险。穿刺点位于足背或腘窝处,即下肢远端位置。
2.血管痉挛
当患者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情况时,会导致下肢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缺氧状态。而缺氧状态下容易诱发血管收缩,进而发生痉挛。痉挛通常发生在受损或狭窄的动脉区域,可能伴有剧烈疼痛。
3.支架移位或内膜撕裂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因为斑块不稳定造成内膜撕裂,此时使用球囊扩张可能会导致支架移位。这种情况多见于髂股动脉、股深动脉等较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4.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某些条件下凝固,导致血管内部出现固体物质积聚的现象。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来说,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原因,易发生血栓形成。血栓通常出现在受损或狭窄的动脉处,可导致局部循环障碍。
5.动脉瘤形成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局部薄弱或损伤,导致动脉部分膨胀并形成瘤状突起。对于接受过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由于手术操作可能导致局部血管壁受到创伤,因此有可能会增加动脉瘤的风险。动脉瘤通常发生在介入治疗的血管部位,如腹主动脉、髂动脉等。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CTA或MRA来评估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患者应避免吸烟,控制血糖水平,定期复查,监测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6
2024-02-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