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四肢肌肉疼是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人四肢肌肉疼痛可能是由肌少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少症
肌少症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肌肉质量减少和功能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这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身体活动能力受限,进而引起四肢疼痛。补充蛋白质和卡路里摄入量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和改善症状。例如,可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2.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容易出现骨折。当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从而会引起疼痛。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日常可通过饮食调整或遵医嘱服用钙片、维生素D滴剂等进行补钙。
3.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四肢肌肉疼痛。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关键措施,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以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常用药有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
4.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以横纹肌为主要受累器官的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压痛等症状。皮质类固醇是治疗多发性肌炎的主要药物之一,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减轻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此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伴随肌肉乏力、肌肉萎缩的情况。抗甲状腺药物能有效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常用抗甲状腺药物为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
针对老年人四肢肌肉疼痛的症状,建议定期进行营养评估,监测电解质平衡,以及进行肌力测试和平衡性训练。
66
2024-04-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