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射部位感染
由于局部皮肤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入侵,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2.皮下血肿
皮下出血导致血液积聚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对于较小的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较大者则需穿刺引流。
3.肌肉损伤
针头刺破肌肉时可能会造成轻微的肌肉损伤,引起局部疼痛。一般情况下肌肉损伤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不需要特别治疗。
4.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对痛觉敏感,则可能因为神经损伤而感到疼痛。建议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等。
5.静脉炎
若患者存在静脉炎,在扎针时会导致炎症因子刺激血管壁,进而诱发疼痛的症状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冷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此外,患者应避免对该部位进行搔抓、按压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