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骨质疏松损伤怎样治疗效果好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人骨质疏松损伤可采取钙离子补充、维生素D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物理疗法、平衡训练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钙离子补充
通过口服补钙剂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摄入量,如碳酸钙、柠檬酸钙等。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适当补钙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而充足的钙可提高骨强度。
2.维生素D补充
可通过日晒及服用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健康。对于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老年人群而言,适量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有利于改善其骨骼状况。
3.抗骨质疏松药物
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等药物进行干预。上述药物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流失的作用机制,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
4.物理疗法
包括肌肉强化练习、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开展。物理治疗旨在提高肌力、灵活性及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对缓解由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帮助。
5.平衡训练
针对平衡功能下降的问题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训练计划,在专业人士监督下执行。平衡训练旨在提高身体稳定性以降低因姿态不稳导致摔倒的风险;长期坚持可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除上述常规措施外,还可尝试针灸治疗,以辅助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