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跟尿路感染的区别主要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
1、病因不同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膀胱感觉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膀胱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尿路感染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腰痛、发热等不适症状。
2、症状不同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夜尿次数增多、尿痛等症状。尿路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痒、尿痛、尿频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尿道口红肿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则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注意事项不同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能够冲刷尿道,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预后不同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尿路感染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肾积水、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此外,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