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晚上睡觉时浑身发冷是什么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晚上睡觉时浑身发冷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引起全身不适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1.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存在上气道塌陷和阻塞的情况,导致夜间反复出现短暂的窒息,影响正常的通气功能。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以达到供氧的目的,此时容易感到寒冷。这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设备进行治疗,如CPAP机、BiPAP机等,有助于改善病情。
2.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引起组织器官缺氧,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身体会通过增加心跳次数来提高循环效率,从而保持足够的氧气供应。对于贫血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补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6片、叶酸片等药物促进铁吸收。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代谢减低性疾病,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下降,不能及时感知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因此会出现怕冷的感觉。补充甲状腺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需要定期监测甲功指标以调整剂量。
4.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通常由胰岛素水平过高或食物摄入不足引起,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含量降低,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能收缩皮肤血管,降低散热,使人感到寒冷。对于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可随身携带糖果、巧克力等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以便在需要时食用。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神经病变,影响植物神经的功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体温调节,出现怕冷的症状。患者可通过运动疗法配合饮食疗法控制血糖,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消耗热量,辅助降低血糖水平。
针对此类情况,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空腹血糖检测以及睡眠呼吸监测等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睡前适当加衣保暖,特别是手脚部位,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