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狂躁症病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狂躁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脑结构异常以及心理社会因素。鉴于狂躁症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建议尽快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狂躁发作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一级亲属中有人患有此病,则其患病风险比一般人高出数倍。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心理咨询,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风险。
2.神经生化异常
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控制障碍,进而诱发狂躁状态。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可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针对这一病因,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可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改善相关临床表现。
3.脑结构异常
某些脑部结构的改变,如额叶皮层功能减退或杏仁核体积增大,可能会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在受到外部刺激时更容易出现情感高涨的情况。针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如氯氮平片、硫必利片等。
4.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处于高度压力或应激状态下,个体易发生适应不良反应,包括认知歪曲、自我评价过高以及冲动行为增加等,这些都可能是狂躁发作的触发因素。建议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练习、冥想来减轻压力,同时家人也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66
2024-04-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