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治疗甲亢的中医穴位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治疗甲亢的中医穴位有合谷穴、内关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丰隆穴等。甲亢在中医上称为瘿病,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因素引起,导致颈前部出现肿块,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颈部疼痛、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等病症。

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痛、心悸、胃痛、呕吐、失眠、健忘等病症。

3、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具有健脾和胃、调经止痛、通经活血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腹泻、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5、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一寸,具有健脾和胃、化痰祛湿、清热平肝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中医穴位进行治疗,避免自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66
2022-03-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