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髌骨骨折恢复期脚背肿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髌骨骨折恢复期脚背肿可能是由于骨折后软组织损伤、骨折后血肿吸收、骨折后感染、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下肢淋巴水肿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骨折后软组织损伤
由于外伤导致局部软组织受损,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红花油、麝香壮骨膏等。
2.骨折后血肿吸收
骨折后会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会逐渐凝固并形成血肿。随着血肿的逐渐吸收,可能会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肿胀的发生。骨折愈合期间,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肿胀和疼痛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不适症状,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骨折后感染
骨折后若未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患处充血、水肿,从而引起脚背肿的现象。针对此类情况,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清除坏死组织,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常见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
4.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当发生髌骨骨折时,长时间制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血栓堵塞了深静脉,阻碍了血液回流,进一步加重了下肢水肿。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是预防血栓扩大和脱落,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采取抗凝治疗,例如遵从医嘱口服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
5.骨折后下肢淋巴水肿
髌骨骨折后,由于肢体活动受限,会引起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淋巴水肿。此时会出现肢体肿胀、皮肤紧绷等症状。针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包括压力袜和淋巴引流按摩;药物治疗则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片、氢片等促进液体排出。
此外,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软组织修复。在康复过程中,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软组织恢复,但应避免过度活动以防再次受伤。
66
2024-01-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