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阿苯达唑、吡喹酮、甲苯咪唑、氯硝柳胺、熊去氧胆酸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通常口服给药,剂量依医嘱而定,一般需连续服用数日至数周。此药物能有效杀死肝吸虫成虫及幼虫,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并控制病情发展。
2.吡喹酮
吡喹酮通常分次口服,具体用法用量依据患者体重和医嘱调整。该药具有广谱抗寄生虫作用,可迅速麻痹并杀死肝吸虫,缓解由其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3.甲苯咪唑
甲苯咪唑通过空腹口服的方式给药,成人常用量为每次0.25-0.5g,每日一次,连服3日。本品可使虫体肌肉发生持续性痉挛而导致虫体死亡,进而被机体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4.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主要通过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每天50mg,逐渐增加至每天200mg。该药物能够抑制虫体表皮细胞分裂,导致虫体死亡,从而起到杀灭肝吸虫的作用。
5.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通常采用口服方式给予,每日总剂量不超过24mg/kg,分次服用。此药能使虫卵从胆管脱落进入肠道,促进虫卵孵化,继而利于虫体排出体外。
在使用上述药物之前,应确保无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