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内胆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付志强 肝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内胆管炎可能是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细菌感染、长期酗酒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道梗阻
由于胆道发生狭窄、堵塞,导致胆汁流动受阻并积聚于胆管中。胆管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对于胆道梗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以促进胆汁排出。
2.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汁在胆管中积累。这会导致胆管壁受到炎症刺激,进而引发肝内胆管炎。针对胆汁淤积,可遵医嘱服用利胆片等利胆药物来改善病情。
3.细菌感染
当细菌进入肝脏并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肝内的小胆管时,会引起局部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肝内胆管炎的发生。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需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4.长期酗酒
酒精中的乙醇成分需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饮酒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功能,容易诱发肝内胆管炎。戒酒是治疗长期酗酒所致肝内胆管炎的关键措施,同时配合医生给予保肝护肝以及消炎利胆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肝内胆管炎。如果是由药物引起的肝内胆管炎,在停用相关药物后通常可以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红肉和黄油,以减轻肝脏负担。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