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孩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孩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容易被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针对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以考虑应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影响红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其寿命缩短,进而诱发溶血性贫血。对于由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促红素、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药物改善病情。
3.新生儿溶血病
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母体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通常包括光疗和换血疗法。光疗通过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利于排出体外;而换血疗法则是将患儿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置换掉以减轻溶血。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红细胞,导致其提前破坏,从而引发溶血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甲泼尼龙等控制病情。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大量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过度产生,导致高黏滞度和冷凝集素样效应,引起溶血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化疗常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进行治疗;而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则属于靶向治疗范畴。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以及进行血涂片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溶血性贫血。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基因检测或特殊检查,如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来确定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