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小切口进入腹腔,在直视下移除胆囊及其病变组织,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此手术旨在去除因胆囊炎导致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因为胆囊炎可能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进而引起胆总管结石。手术可改善胆汁流动,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2.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使用细针头穿过皮肤进入胆管内,将积液或感染物质引流出体外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该技术适用于胆总管梗阻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坏死性胰腺炎等重症患者。通过引流减轻胆管压力和炎症反应,防止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3.内镜下取石术
内镜下取石术由消化内科医生在影像学监控下执行,利用特殊工具如网篮或激光碎石设备从十二指肠乳头部取出胆总管结石。该方法适合处理胆总管末端及以下位置出现的结石。此举在于解除胆道梗阻,预防长期未处理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4.溶石疗法
溶石疗法包括口服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固醇结晶溶解;或者运用胆酸钠盐类药物促使混合型胆石转化为易于排出的胆色素钙结石。对于某些类型胆总管末端较小且部分性质为胆固醇结石的病例有效。目标是软化并可能最终溶解胆石以便于随胆汁被排入肠道。
5.体外震波碎石
体外震波碎石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高能级震荡波束作用于体表定位点上,经过计算后释放能量以破碎体内胆石。该技术针对直径小于2cm且位于胆总管中段至壶腹部之间的单个胆石效果较好。操作过程中不会对周围正常结构造成过多损伤,并可同时处理多个类似大小之结石。
在进行任何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此外,建议定期复查B超或MRI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