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大便形状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大便形状改变可能是由寄生虫感染、结肠息肉、结肠癌、巨球蛋白血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如蛔虫、鞭虫等可破坏肠道黏膜完整性,导致大便形态异常。针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和甲硝唑。
2.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结肠内壁上的良性肿瘤,当其体积增大时会影响排泄物通过,进而出现大便性状改变的情况。对于结肠息肉的治疗,一般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术,例如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进行处理。
3.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从而引起大便性状改变。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升高,可在骨髓腔内无序增殖,浸润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此时患者会出现贫血、出血倾向、肝脾肿大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有高粘滞综合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主要通过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病变部位呈连续性分布,从口腔至肛门各段均有可能受累,但以回盲部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感以及体重减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口服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吡啶以及皮质类固醇,重症患者需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检测,以监测寄生虫感染的存在。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结肠息肉或结肠癌的可能性。
66
2024-03-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