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胆切除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胆切除后可能会引起胆汁分泌减少、胆管扩张、胆囊炎复发、肝内胆汁淤积、胆石症等风险反应。
1.胆汁分泌减少
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用于帮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胆切除后,胆汁的产生和储存受到干扰,导致分泌量减少。这可能导致脂肪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影响营养吸收。
2.胆管扩张
胆管扩张可能是因为胆汁流动受阻,而胆切除手术可能会改变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进一步加重胆管扩张。持续的胆管扩张可能导致炎症、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3.胆囊炎复发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胆汁,胆切除后,胆汁直接流入小肠,失去缓冲作用,可能导致胆囊炎复发。反复发作的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甚至休克。
4.肝内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在肝脏内部积累,无法正常流出,胆切除术后,肝脏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胆汁流动路径,可能导致暂时的胆汁淤积。长期的肝内胆汁淤积会导致胆汁成分在肝脏中沉积,损伤肝细胞,引起黄疸、瘙痒等不适症状。
5.胆石症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胆固醇过饱和、胆盐缺乏等,胆切除术后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促进胆石症的发生。胆石症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以监测肝功能及胆管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习惯。
66
2024-03-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