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有痔疮总是想大便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有痔疮总是想大便可能是由于长期便秘、肛门括约肌松弛、内痔脱出、直肠黏膜脱垂、慢性结肠梗阻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病因可能导致肛门或直肠区域的不适感和排便频繁。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长期便秘
由于长时间不排便导致粪便中的水分被肠道反复吸收,使大便干结、坚硬,在排出时刺激肛周组织而引起疼痛。此外,还可能伴随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缓解便秘,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或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改善肠道功能。
2.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肛门开合的重要结构,其松弛可能导致排便控制能力下降,进而出现频繁排便的感觉。常见于老年人或多次分娩后的女性。针对此病因,可考虑生物反馈疗法以增强括约肌收缩力,同时需注意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3.内痔脱出
内痔位于齿状线上方,当发生脱出时,局部受到摩擦、压迫会导致肛门部位不适感,从而诱发患者产生便意。常伴有出血、肿块等症状。对于内痔脱出引起的症状,可以采取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法等方式进行处理,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直肠黏膜脱垂
主要是因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所致,若病变程度较重,则容易造成排便不尽感以及里急后重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直肠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旨在修复脱垂的直肠黏膜,减少其下垂的程度,缩小肛门开口,提高排便控制能力。
5.慢性结肠梗阻
由于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大量液体积聚在结肠中,引起腹部膨胀和排便频率增加。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轻度梗阻可以通过禁食水、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手段缓解,重症则需及时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电子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
66
2024-03-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