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神经源性膀胱炎是怎么引起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神经源性膀胱炎可能是由神经损伤、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导致神经传递功能障碍,影响了排尿中枢和盆底肌肉的功能,进而引起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针对神经损伤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关键。如外伤导致的可考虑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压迫性疾病则需手术解除压迫。
2.脊髓病变
脊髓病变是指脊髓组织发生结构改变,包括炎症、肿瘤、出血、缺血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膀胱控制功能异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来改善病情,比如三阴交穴、曲泉穴等。
3.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中的神经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输受损,出现膀胱功能紊乱的情况。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皮质类固醇以抑制免疫反应,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等。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积累过多的葡萄糖,引起神经纤维肿胀、退化甚至死亡,最终导致膀胱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低血糖水平。
5.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遗留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及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大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针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例如,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性锻炼,同时配合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评估,包括膀胱功能测试和残余尿量监测,以早期发现和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炎。此外,生活方式干预,如定时排尿训练和适当的盆底肌锻炼,也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
66
2024-02-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