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骨性骨质破坏该怎样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溶骨性骨质破坏可以通过骨水泥填充术、骨修复手术、骨髓炎切开引流术、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骨水泥填充术
骨水泥填充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X线监控下将骨水泥注入受损区域,整个过程约30-60分钟。此措施通过稳定骨骼、减少移动性骨折风险来缓解溶骨性骨质破坏引起的疼痛。骨水泥与骨骼接触后会迅速硬化,形成支撑结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骨修复手术
骨修复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清除病变组织并植入人工骨材料,手术时间依患者情况而定。该措施旨在恢复受损骨骼的形态和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手术可以直接修复受损部位,促进愈合过程,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3.骨髓炎切开引流术
骨髓炎切开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由专业医师操作,在感染处切开皮肤及软组织,建立通畅的引流通道,排出脓液及坏死物质,必要时可放置负压引流管。该措施通过物理方式直接清除患区内的腐败坏死物质及分泌物,减轻压力,缓解不适感;同时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需依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嘱执行疗程。该措施针对多种可能导致溶骨性骨质破坏的细菌感染提供治疗作用;能够抑制或杀死致病菌,辅助遏制病情发展。
5.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及使用肠外营养等方式。该措施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质修复和愈合;间接地也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
66
2024-04-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