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败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致病菌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的现象。通常表现为腋下温度高于37℃,可能伴有出汗异常、食欲减退等症状。
2.拒奶
由于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减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食欲和进食量。主要表现为婴儿拒绝接受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可能会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哭闹
当败血症引发不适症状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会导致患儿感到疼痛或不适,从而引起哭闹。这种哭闹往往比较剧烈,且难以安抚,有时可伴有其他不适表现,如皮肤苍白、呼吸急促等。
4.皮疹
败血症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和炎症因子也会增多,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形态多样,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5.瘀点瘀斑
败血症状态下,凝血功能障碍,微循环受阻,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强,容易破裂出血,在皮肤上形成瘀点或瘀斑。瘀点通常小而分散,而瘀斑则较大且颜色较深,常出现在注射部位或皮肤皱褶处。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等检查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有传染性的物品或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