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屋里冷时,若宝宝出现不适,可通过适当增加衣物、使用暖宝宝、温水浴、贴退热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适当增加衣物
适当增加衣物可以帮助提高体温,使身体保持温暖。因为适当的增加衣物可以使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2.使用暖宝宝
暖宝宝是一种外部加温设备,通过散发热量来提升局部温度,适用于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暖宝宝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怕冷的现象。
3.温水浴
温水浴是将患者浸入37℃-40℃左右的温水中,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次。温水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散热,降低体温。
4.贴退热贴
退热贴属于一种物理降温方式,一般可贴于患者的前额、太阳穴、颈部大椎穴及腹股沟等部位。退热贴中含有高分子凝胶,可通过水分汽化带走体表多余热量,从而达到辅助降低体温的效果。
5.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时需取适量浓度为30%-50%的酒精,用毛巾蘸湿后擦拭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酒精擦浴利用了蒸发散热原理,酒精易挥发,在皮肤表面迅速蒸发,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在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家长应注意及时调整室温和宝宝的穿着,避免着凉感冒。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清开灵口服液等药物预防感冒的发生。
1.适当增加衣物
适当增加衣物可以帮助提高体温,使身体保持温暖。因为适当的增加衣物可以使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2.使用暖宝宝
暖宝宝是一种外部加温设备,通过散发热量来提升局部温度,适用于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暖宝宝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怕冷的现象。
3.温水浴
温水浴是将患者浸入37℃-40℃左右的温水中,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次。温水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散热,降低体温。
4.贴退热贴
退热贴属于一种物理降温方式,一般可贴于患者的前额、太阳穴、颈部大椎穴及腹股沟等部位。退热贴中含有高分子凝胶,可通过水分汽化带走体表多余热量,从而达到辅助降低体温的效果。
5.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时需取适量浓度为30%-50%的酒精,用毛巾蘸湿后擦拭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酒精擦浴利用了蒸发散热原理,酒精易挥发,在皮肤表面迅速蒸发,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在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家长应注意及时调整室温和宝宝的穿着,避免着凉感冒。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清开灵口服液等药物预防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