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值一般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值,通常情况下,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17.1umol/L,或者是每天升高超过17.1umol/L,或者是超过34.2μmol/L,就可以诊断为溶血性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红细胞破坏而产生,可以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并且可以通过胆汁进行排泄。如果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17.1umol/L,或者是每天升高超过17.1umol/L,或者是超过34.2μmol/L,通常就可以诊断为溶血性黄疸。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